時間:2020-03-02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99
電梯發生人員被困在轎廂內、轎頂或底坑時,可通過報警或通信裝置與建筑物內的組織機構取得有效聯系,然后救援人員通過救援裝置將被困人員安全地救出轎廂、轎頂或底坑。
1.報警裝置
電梯必須要裝設由應急電源供電的報警裝置和應急照明裝置。低層站的電梯除設置報警裝置外,一般也設有警鈴。警鈴安裝在轎頂或井道內,操作按鈕應設置在轎廂內操縱箱的醒目處并用黃色標志。警鈴的聲音要急促響亮,不應與其他聲響混淆。
當電梯提升高度大于30m時,轎廂內與機房也應設置對講裝置。通過按壓操縱箱面板上的控制按鈕來實現轎廂內與機房的對講。除了警鈴和對講裝置,轎廂內也可設置內部直線報警電話或與公共電話網連接的電話。此時轎廂內必須要有清楚易懂的使用說明,告知乘客如何使用和撥打號碼。
轎廂內的應急照明應有適當的亮度和容量,在外部供電或轎廂照明斷電的情況下,其亮度應能保證看清報警裝置和有關的文字說明。其容量應能保證1W的燈泡被點亮的時間不小于1h。
2.救援裝置
以往對電梯受困人員的救援主要是采用自救的方法,即轎廂內的操作人員從轎廂上部的安全窗爬上轎頂后將層門打開,被困人員再利用打開的層門離開電梯。隨著電梯控制技術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電梯困人時再使用自救的方法不僅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且也變得越來越不可能了。因為作為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電梯,在發生停電或故障困人時,將安全窗、井道和層門作為乘客的救援通道十分危險,因此,現在的電梯救援是通過報警裝置或通信裝置與建筑物內的組織機構取得聯系后,由接受過專業訓練并經授權的人員從電梯外部來進行的。救援裝置包括曳引機的緊急手動操作裝置和層門的人工緊急開鎖裝置。
當相鄰兩層站地坎間的距離超過11m時,應設置井道安全門,若同一井道相鄰電梯轎廂間的水平距離不大于0.75m時,可設置轎廂安全門。
機房內的緊急手動操作裝置,應放在明顯且拿取方便的地方,盤車手輪應漆成黃色,松閘板手應漆成紅色。為使救援時操作人員能知道轎廂的??课恢?,機房內必須要有層站正常??课恢脴俗R。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曳引鋼絲繩上用油漆做上標記,同時將標記對應的層站寫在機房操作位置附近清晰可見的地方。
機房內的緊急手動操作裝置適用于向上移動裝有額定載重量的轎廂所需的操作力(盤車力)不大手400N的情形。當此操作力大于400N時,還應在機房中設置一個符合《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CB7588-2003)規定的緊急電動運行控制電氣操作裝置。目前一些電梯安裝了電動停電(故障)應急救援裝置,在停電或電梯故障時自動接入。
該裝置動作時用蓄電池作為電源向電動機送入低頻交流電(一般為5Hz),并使制動器線圈得電后釋放。在判斷轎廂負載力矩后按力矩小的方向慢速將轎廂移動至最近的層站并自動開門將被困人員放出。
應急救援裝置在停電、中途停梯(故障)、沖頂、蹲底和限速器安全鉗動作時均能自動接入,但若在門未關好或門的安全回路發生故障時,則不能自動接入移動轎廂。